连续刚构悬臂浇注箱梁底板施工降温裂缝简化分析
——《JTG D62——2004第9.3.6条》讨论
在[3]p24中讨论了填心空心墩——杯状空心墩的温度开列问题,提出了结构设计的建议。本文将讨论臂浇注箱梁底板施工降温裂缝的设计建议,在[4]p117中也讨论了这个问题,但是未给出该问题的设计建议,本文拟解决这个问题的构造设计。
1.表面有热耗散板的定常热应力[1]p96
关于板内温度T从上下表面向外界的热传导方程如下,
TA——周围环境温度;
TB——混凝土的定常温度;
δ——混凝土板厚;
γ——混凝土的放热系数;
h=0~ ——混凝土相对放热系数[1]p24;绝热状态h=0,混凝土表面温度等于环境温度h~ 。
λt——混凝土的导热系数;
E——混凝土的弹性模量;
α——混凝土膨胀系数。
2.一边固定无限长散热板问题[1]p98
见图2,定常状态下,温度T与时间无关,T= TB;令τ= TB- TA,且y方向足够长可以得到,
图2 计算简图
边界条件
3.连续刚构悬臂浇注箱梁底板问题
现场浇注箱梁节段在定常热环境下迅速硬化,温度应力σy固化在混凝土之中。随着温度下降,固化应力逐渐表现出来,使混凝土长生拉应力,一旦超过混凝土极限拉力强度,就会开裂。
最不利的极端情况是温度应力σy全额瞬时固化在达到设计强度的混凝土之中,没有随着混凝土逐渐硬化而逐伴随着渐降温的过程,也就是说弹性模量E在一个相当短暂的时间段内足额形成的。
实际上温度应力是分时段累积的,
由于悬臂浇注一个周期只有5~7天,忽略时间因素简化分析。
3.1.放热系数h=0
各个参数于下,
W=混凝土中水泥用量(kg/m3);
Qo=水泥水化热(kJ/kg);
ρ=混凝土密度(kg/m3);
c=0.88~1.05(kJ/kg.K)——C25~C55混凝土的比热[2]-p78
TB绝热混凝土最终温度:
TA=25°C,环境温度;
T=TB- TA =37°C——混凝土硬化时定常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之差;
h=0——混凝土相对放热系数[1]p24;
E=2×104MPa——低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;
α=10-5——混凝土膨胀系数。
结论:
(1)JTG D62——2004第9.3.6条规定底板配筋率≥0.4%。
(2)C50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ftk=2.65MPa,若配置HRR335钢筋fsk=335MPa,7.4-2.65=4.75MPa拉应力需要配筋率是1.4%。
(3)极端状况,需要配置看拉钢筋配筋率约为规范值的1.4%/0.4%=3.5倍。
3.2.放热系数h≠0
应力分布见图3。结论:
(1)虽然x=b处应力σx=b=0,但是x=0处仍然有σx=0=-αET。所以端部配筋率与3.1.相同;
(2)只要散热条件较好,温度离开根部后衰减很快,说明发现的裂缝很短,很少超过50cm长。配筋长度可以短些,只要有节段长度的1/3或不大于1m就可以了,见图4。
(3)考虑到上下表面散热效果,当节段底板厚度小于100cm可只增加一层防缩钢筋网,当节段底板厚度小于50cm可不要另外增加防缩钢筋网。
参考文献
[1]竹内样一郎.热力学.科学出版社.1977.
[2]F.凯尔别克.太阳辐射对桥梁结构的影响.中国铁道出版社.1981.
[3]刘效尧.蔡健.刘晖.桥梁损伤诊断.人民交通出版社.2002.
[4]黄克超.连续刚构悬臂浇筑施工裂缝分析.青海交通科技.2010.增刊.
评论